2019年12月9日,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央视特约评论员岳屾山律师接受中央电视台《热线12》采访,就贵州贵阳:女大学生受捐之后发表新闻时评。
新闻背景
近日,贵州省一名女大学生变成了网红,她叫吴花燕,今年24岁,体重43斤。今年10月初,因身患多种疾病,吴花燕被送到医院救治。在病友的建议下,吴花燕在网上发起了求助,希望爱心人士能够帮帮她。加上其他平台的筹款,以及一些爱心人士直接送到吴花燕手中的善款,社会各界的捐款总金额,很快达到了一百多万元。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治疗下,吴花燕的身体状况也开始一天天好转。而随着吴花燕的事被越来越多的传播,网上出现了一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帖子和消息。这些广为扩散的不实信息,让吴花燕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一些不实的报道就把她推到了风口浪尖,一些媒体的不实报道也引发了舆论对学校、政府以及医院的质疑,给吴花燕本人也造成了很多的困扰。那么这件事谁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呢?
01
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 监管部门把好关
岳屾山律师认为,相关媒体如果做了一些失实的报道,因而给相关方造成了名誉受损,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赔偿责任。这时相关方就可以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外,新闻监管部门或是新闻管理部门,同时也应当对这种失实的报道给予相应的处理,因为按照相关规定,可以对他们进行罚款、警告,包括吊销证照等处罚。
02
媒体报道需求真务实 盲目博眼球不该有
岳屾山律师指出,近年来网络媒体确实也存在着这样的情况,为了所谓的博眼球,他们会去制造一些新闻,甚至是去失实的报道一些新闻,尤其现在有一些标题党报道的新闻内容,确确实实不值得我们去投入那么多的这种关注,但媒体为了博眼球,为了博得关注量或流量,而去做这些事情,这个也需要相关部门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处理。
03
规范个人救助渠道 建立公开透明制度
岳屾山律师认为,我们除了可以通过慈善组织捐助之外,也可以通过平台求助,还可以直接接受私人的馈赠或者赠与,这些在法律层面上属于赠与的行为。当这种赠与发生在熟人之间的话,他们互相知道根底,了解赠与款项的去向,这是不存在问题的。但现在更多的是陌生人献爱心,这时就需要规范一下个人救助渠道,打造一个公开透明的捐助途径,从而让大家能够知道献爱心之后款项的使用情况,这样既能促进慈善行业更好更健康的发展,也能避免爱心人士被欺骗。如果有人使用了欺诈、隐瞒的手段获取了善款后携款而逃或将款项用于其他用途,对于捐款人或者爱心人士来讲是一种很大的打击。从这一点上来讲,是需要我们作出一些改变的。
从优秀走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