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本所简讯

密室逃脱,谁为意外买单?

看过《明星大侦探》吗?《密室大逃脱》知道吗?

若隐若现的灯光,令人颤抖的音效;烧脑纠葛的剧情,精心设计的关卡;看似隐藏线索的每一处都紧紧牵动着玩家敏感的神经……

寻找蛛丝马迹,揪出凶手;破解谜题机关,逃出生天;这样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游戏已从虚拟走向现实,且风靡于追求惊悚刺激的都市年轻人之中。

然而,娱乐游戏项目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危险,尤其是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沉浸式体验游戏,由于这类游戏多数是在幽暗封闭的空间进行,游戏主题大多为刺激、恐怖类,有的甚至伴有真人NPC(非玩家角色)与玩家互动,极易突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因此而引发的纠纷也不少。

不信?来看看案例
Ø 因受到NPC惊吓而受伤
甲同学参加了一款名为密室逃脱丧尸之城的游戏项目,游戏中突遇NPC,受到惊吓逃跑,奔跑中撞到侧窗玻璃,玻璃破碎导致其手部受伤流血。最终法院判决经营者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405.9元,住院伙食补助费200元、误工费7560元、护理费7200元、营养费2250元、交通费400元。

Ø 因布局设置而受伤
乙同学参加游戏前,经营者已告知其游戏的惊吓程度,但乙同学进入游戏后仍因惊吓慌乱逆人群而行,又因密室昏暗,撞倒在木箱上受伤,住院治疗14天。最终法院判决经营者承担70%的责任,并赔偿相应经济损失。

Ø 因同伴失误而受伤
丙同学及其朋友在密室脱逃游戏中,由于同伴误操作打开了门,使机关联动导致丙同学踩空,致使其右脚骨折。虽然经营者在该机关处贴有下楼时请确认门是插上的,注意脚下安全的提示语,但法院认为由于游戏房间光线昏暗,该提示语并不能起到提示与警惕的作用,故法院认定经营者对丙同学受伤应承担30%的赔偿责任。

律师分析
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之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管理人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安全保障义务,主要是指从事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群众性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应在合理限度范围内使他人免受人身及财产损害,开启、维持或主导社会交往之人,应当积极采取适当与合理的措施对交往中的危险予以控制或尽可能地降低危险发生的可能性。

游戏经营者是否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主要在于经营者以及场所的管理人是否提供符合安全规范的设施设备以确保玩家的人身安全,以及是否尽到勤勉、谨慎的通知、警示和指引义务,以提示玩家避免损害后果的发生。

敲黑板!划重点啦
由于密室逃脱这类游戏本身充满刺激性、风险性,当意外发生时,从司法实践来看,经营者无法完全尽到法律所要求的安全保障义务,最后经营者或多或少都会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即便如此,经营者还是要多多注意防范风险。

Ø 经营者应注意!
1. 定期检查设施是否老化、破损;
2. 设置安全出口标识、放置灭火器;
3. 游戏开始前主动告知玩家消防通道等救生设施;
4. 对于可能不适宜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玩家参与的游戏,要事先告知;
5. 定期维护监控视频等安全设施设备;
6. 密切留意密室内玩家情况,若发生意外,尽快赶至现场提供帮助;
7. 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管理保障能力和应急逃生自救能力;
8. 经营者可以通过购买火灾责任险、公众责任险等保险以分担风险……

然而,若发生安全事故,一方面需要追究经营者是否对玩家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另一方面,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玩家自愿参与密室类游戏,其对损害的发生是否具有自身过错等方面,也是需要考量的因素。

Ø 玩家应注意!
1. 选择资质齐全的游戏馆;
2. 游戏开始前主动询问是否有应急逃生路线;
3. 查看室内消防设施;
4. 游戏中保持冷静,勿用蛮力,勿做大幅度动作,切忌慌乱奔跑;
5. 对于恐怖惊悚主题的游戏,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量力而行;
6. 游戏中不要肆意打闹,以免乐极生悲。

无论是经营者还是玩家,当意外事故发生时,都要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虽说意外无法避免,笔者还是在此提醒大家安全第一!


律师岳家军,为人民服务!

从优秀走向卓越!

文/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 罗婧 律师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